新疆

详情

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试题:初中音乐《沂蒙山小调》
招教网 2023-01-09 15:28:12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

  • 备考没方向?
  • 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成绩看不懂?
  •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【教学过程】

沂蒙山小调

一、课堂导入

1.音乐导入,导入新课

上课之前,教师给学生演唱安徽民歌《凤阳花鼓》,然后提问学生:

这首歌曲是什么体裁,出自哪里?

学生通过聆听歌曲,自行思考回答问题。

提示:《凤阳花鼓》是安徽民歌,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创造和利用的口头音乐创作,它伴随着人民群众的劳动,唱出了人民的情绪、愿望,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。

由此引出民歌体裁,引发学生思考你所熟知的其他中国民歌有哪些。由此导入山东民歌《沂蒙山小调》。

二、新课讲授

1.初听音乐

教师播放歌曲的多媒体音频,并向学生提出问题,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,歌曲是什么拍子的。

这首歌曲是中速的,节拍是3/4、4/4拍交替进行的变换拍子。

2、再听音乐

教师范唱歌曲,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。

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歌颂的。歌颂了沂蒙山的好风光,表达了沂蒙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这首歌曲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——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,当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(上海歌剧院顾问)和阮若珊(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)两位同志创作。

3、发声练习

通过聆听已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,在学唱之前用母音u进行一个发声练习,“12345”。

4、学唱歌曲

首先用la母音模唱歌曲旋律,在模唱的过程中,歌曲第二行第二小节的四分附点节奏可能会成为学生的绊脚石,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较难唱的节奏并进行学习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打拍子练习,之后加上本小节歌曲的旋律进行练习,当难点解决后进行歌曲的完整模唱。

在模唱过程中引领学生寻找歌曲旋律的特点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,歌曲第一句最后一个音和第二句第一个音是相同的。由此引出本首歌的创作手法,鱼咬尾。这是中国传统民歌的创作手法,可以使歌曲旋律更具有律动感。掌握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后,引领学生有感情的填词演唱,感受歌曲中沂蒙山的风光,和解放后人民对党和新生活的赞美与热爱之情。

三、巩固提高

教师邀请两组同学进行情景剧表演。两组同学都沂蒙山当地人民进行歌曲对唱表演。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加入即兴的舞蹈编创,以此展现民歌对唱的画面。第一组同学唱第一段,第二组同学唱第二段,第三段全班同学一起演唱。引领学生找到歌唱家乡美好风光的情感和场景。

四、小结作业

课堂小结: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解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,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,对家乡风光的赞美之情。

课后作业:下课之后欣赏一些其他中国民歌,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同学分享。

五、板书设计


2024年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公告资讯
  • 干货资料
  • 每日刷题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

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

收藏

相关推荐

(c)2008-2023 招教网 ©版权所有

中国互联网
协会
经营网站
备案信息
不良信息
备案信息
中国信用
企业认证
网络110
报警服务